:::

張文澤:輔導身障學生的狀況後,回頭看一般學生,讓我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認識得更清楚

分享至: FB Line Twitter Mail

特教將軍養成記錄

生命格言 : 輔導身障學生的狀況後,回頭看一般學生,讓我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認識得更清楚
受  訪 者 : 張文澤
職  稱 : 教授
服務單位 : 中州科技大學
採訪記者 : 郭芷含
一系列研習,引發了對「人」的興趣
文澤老師從民國80年開始在中州科大工程相關科系任教,民國86年學校諮商中心徵求義務輔導老師,當時他雖然沒有正式的輔導經驗,但看見校內學生那麼多,擔任義輔老師可以透過與學生談話進而幫助他們,從此他毅然決然踏上了輔導之路。
  一年後,中區諮商輔導中心(當時地點在中興大學)為中區大專院校義輔老師精心規劃了一系列研習課程,研習持續舉辦了一年,一學期上課近十次,安排了各種諮商輔導相關的課程如焦點治療、短期諮商、傾聽...等。學習這些課程對老師而言很有趣,他笑著說自己原先對與人有關的事物較缺乏興趣,覺得人很麻煩,然而上了這些課程後他對人的了解大大增加,收穫很多。
  中間約兩年的時間文澤老師接觸了職涯發展的課程,諮商中心這裡提供一些職業興趣的測驗工具,當時老師約了一些想探索職涯的學生,來諮商中心幫他們測驗、也聊聊未來,然而卻一直沒有固定的、持續性輔導的學生,直到6年前,接了一位由諮商中心轉介來的學生阿瑋(化名)。
長期輔導的第一步
  阿瑋出生時發了高燒,領有輕度智能障礙的手冊,另外曾有醫師研判他有一些亞斯伯格症的表現,個性相當特殊。在校四年期間,阿瑋每星期都來一次諮商中心,老師特意將義輔的值班時間配合他的課表,每周排出時間跟他聊聊。
  阿瑋對語言如英文、日文都很有興趣,英文成績在班上不錯,數學也在中等水平,其他科目的程度則較低落。但是,阿瑋來接受輔導的主要原因是他的情緒問題。
1.愛看電視劇的阿瑋
  他常跟班上同學起衝突,主要因為他的口語表達不是很清楚,講話卻非常直接,不知道與人相處時要怎樣跟人溝通,只用自己的想法與方式說話,說起話來聲音又相當大,像在與人吵架。阿瑋在班上常常跟人講話後情緒爆發,與同學打起架來。
  文澤老師跟他談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原來他打架的行為是看電視劇學來的。當時阿瑋滿腦子都是電視劇,老師每次遇見他,他就開始描述劇情內容。      
  老師問他:「你怎麼可以打人?」
  阿瑋說:「劇裡面誰誰誰也都打人阿!」
  原來,阿瑋在電視劇裡看到角色們都會打人,所以他也跟角色一樣去打同學,認知與情緒控制的問題間接導致他的課業、團體的適應都有狀況,人際關係尤其受到嚴重影響。一年級剛進來沒多久他就與同學發生過很多衝突,全班同學都不想跟他有所關聯。然而阿瑋因為認知因素無法察覺到同學對他的不歡迎,同學不理他他覺得無所謂,他還會去惹同學。他喜歡在同學談論跟自己完全無關的事時中途插嘴,甚至亂講一些「五四三」,他人聽了都很火大。
2.老師與阿瑋的重大約定
  不僅在行為上模仿電視劇,阿瑋還常常不經意在言談中提到劇情,彷彿整個腦袋被劇情「構成」。老師鄭重告訴他,「我不看連續劇,你不需要跟我說這些。」他還是忍不住的講。幾次經驗後,老師下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老師得知阿瑋很看重每個禮拜跟老師的約談時間,不僅提早到,還會不耐煩地看錶:「時間到了沒阿?」,利用阿瑋的這個心態,老師嚴肅的對他立下聲明:「你如果在談話過程中跟我提到超過三次連續劇劇情,第一次我會提醒你,但是同一場談話中如果超過三次,我們就馬上結束晤談。」
  這個策略實行初期,好幾次阿瑋「採線」,老師要求他出去時,他會耍賴:
     「拜託啦,再給我一個機會,我不會再說啦。」
  老師回答:「沒有拜託,就是出去。」
  看到老師堅定的態度,阿瑋整個人沉下來,走了出去。老師很清楚,如果給他一次耍賴機會,很容易就有第二次。雖然有一些身心上的問題,阿瑋對人的觀察還是很敏銳。
3.發現問題核心,催化學生改變
  很長一段時間,資源教室的老師們同心協力,專門解決阿瑋的這個問題,常常提醒他:「你不要跟老師講連續劇,你如果講了,老師就不跟你說話。」於是他在談話過程中慢慢減少提到劇情的頻率。有一次,阿瑋還是講到了連續劇內容,但那次文澤老師允許他繼續說,因為阿瑋表示,他認為這些連續劇的演員在劇裡的行為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行為。
  當下老師發現,阿瑋的問題核心就在於他分不清現實生活與演戲的差別。當時掌握了這個關鍵,老師便好好與阿瑋繼續談現實與戲劇這兩件事的區隔,幫他釐清演戲與生活的不同,這樣的過程成為好幾次晤談的重點。情況逐漸起了變化,二下開始,阿瑋跟同學的肢體衝突漸漸減少。
  有些時候,文澤老師會故意「戳」阿瑋避諱的話題。老師發現到他不願意在這個主題多談,此時正是可以讓他去認清自己狀況的好時機,於是老師刻意繼續這個話題,直到看見阿瑋的變化。
  「這種時候,他會不回答你或是音量變得很大聲,但是如果慢慢去引導他,他滿快就能把情緒穩定下來。」
  長期活在自己的圈圈裡,阿瑋時常重複發生同樣的問題,但經過老師耐心的拆解,情況都有所轉變。
  阿瑋曾經有個壞習慣:他講話聲音很大。
  師:「你為什麼跟老師講話要這麼大聲?」
  瑋:「沒有阿,我講話就這樣啊。」
  師:「但是你那樣的音量,老師覺得你在跟我吵架。」
  瑋:「沒有阿,我沒有要跟你吵架啊。」
  師:「對阿,你沒有跟我吵架,不應該用這麼大的聲音阿。」
  此後每次晤談,文澤老師就會告訴阿瑋「老師沒有在跟你吵架」,要求他講話要小聲、小聲、再小聲,持續提醒他。到最後他就會小小聲說話。萬一後來講到高興的事,聲音又開始加大,老師會馬上提醒:「你又開始大聲了!」,這時他會立刻再小聲下來。
  長期而言,阿瑋有他進步的地方,特別是與人相處情形轉好,暴力行為慢慢消失。講話有時還是很大聲、急促,但如果跟他使一個眼色,他就知道要趕快把講話速度放慢、聲音變小。初期,他對自己的表達沒有知覺,輔導到後期,他已能根據環境與老師們給他的提示,有效的約束自己。
  「短期來看不容易看出進步,但時間放遠一點,把原來的狀況對應到現在,可以看出他有調整自己。可能在不經意的情況下,他會表現得像以前一樣。要有人在旁邊提醒,幫他恢復記憶,他就會知道自己這樣做不是很好。」看著阿瑋行為改變的歷程,文澤老師做了簡單的結論。
4.「你為什麼覺得好玩?」
  對於自己想做的事,阿瑋的意志力與毅力非常足夠。中州科大的資源教室每年都辦很多活動,他每場都參加,每次活動玩回來也很主動與老師分享。因為阿瑋認知能力較弱,老師會引導他往內在層面去看:
  「你這次去了哪些地方?這些地方你最喜歡哪裡?為什麼?」
  老師希望,阿瑋不只在表面上參加一個活動,還可以把一些東西轉化成他內在的感受,對他而言這並不容易。剛開始他常說:「我就是喜歡阿。」透過這種方式慢慢釐清他一些內在的、情意方面的事物。
長期輔導後的深刻體會
  文澤老師說自己平時很容易跟學生打開話匣子,學生通常也不會把他當作「老師」,師生之間比較像是朋友關係。老師認為,從身障學生遇到的狀況回頭看一般生,讓他對於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認識得更清楚。
  「我發現,每個人的認知與學習方式都不一樣。我漸漸變得較能夠去理解學生在課業、生活各層面遇到的問題,也比較能接受這些狀況。」
  有些學生學習速度較慢,有些學生對學習沒有任何興趣,有些學生的個性、表達方式就是非常獨特。如同身障生,一般學生也是在因人而異的條件與習慣下生長了十幾年,當然都有各自成長的背景,塑造出來他們現在的模樣。於是老師對他們的行為、語言各方面,更有能力理解。
  訪談後半,問到老師對於特教工作者的想法,他說:「對於他們,我覺得就是『佩服』兩個字。」
  老師由衷敬佩第一線的特教人員,比起老師義輔的學生,他們每天遇到的突發狀況更多、更有挑戰性。無法預知今天會遇到什麼狀況,也不曉得明天來又會發生什麼。對老師來說,這些一線人員每天上班如同上戰場,能在如此的環境工作非常不簡單。
  最後我還有一個好奇:「老師,您為什麼想要如此長期的做輔導工作?」
  「我覺得教書本來就是在幫助學生,課堂上講專業的東西本身也是在幫助學生,幫他們具備專業領域上的技能,讓他出去能夠好好工作。」
  對文澤老師來說,擔任義輔老師是另一種幫助方式,學生會遇到各類的挫折,怎麼樣幫助他們面對、度過挫折,在心理層面有所成長,這是老師的強烈信念。
  正是因為這個信念,文澤老師自己也成為了他所形容:「上班如同上戰場,非常不簡單」的特教軍團之中一員大將,守護每個受輔學生的心靈。

回上一頁圖示
至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