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雅莉:我覺得特教是一個永遠的、永續的東西

分享至: FB Line Twitter Mail

長跑十三年特教生涯

生命格言 : 我覺得特教是一個永遠的、永續的東西
受  訪 者 : 林雅莉
職  稱 : 教師
服務單位 : 黎明科技大學
採訪記者 : 鍾盼

如何踏上13年的特教一職的心路歷程
畢業於心理研究所的林雅莉老師,其實本身並不是學特教的,她表示,因為心理跟特教有雷同,也是覺得特教就是輔導的一環,在因緣際會下,就從民國92年做到了現在。對於兩者之間的雷同,她也表示,其實是環環相扣的,所以自己也就沒太區分特教跟輔導,在這六、七年已經能夠區分特教跟輔導的差異性,特教顧名思義就是面對不同障礙類別的孩子,那每個障礙類別都有它獨特的地方,獨特的地方就要用不一樣的方式去面對它,你要知道如何跟這個孩子相處,然後了解他的需求,該怎麼幫助他,知道他在學業上的需求是什麼等。
林雅莉表示,要去評估,因為每個障礙類別不一樣,舉例來說,如果今天面對的是學習障礙的孩子,那對於學障的孩子就是要去理解,對他來說哪一方面會覺得困難,他不見得是全部方面都有困難,他有可能是語文、閱讀有困難,也有可能是數學理解力有困難,那首先要幫助他就要先理解他,從他困難面去著手。
對於已經做了超過十年的時間,林雅莉老師表示,做了這十幾年來,我覺得做得越來越有心得,還滿有興趣的,當自己成功的幫助了一個孩子,那種快樂的感覺是沒有辦法去形容的,當孩子真的被幫助到,然後他也在學習的階段很平穩地走上去,看了會很開心,成就感很高,這也是一路走來,會讓我一直想走下去的動力。
而林雅莉老師也表示,其實大學端的特教老師流動率滿高的,特教其實做得很累,身體累,心也累,所以流動率很高,因為我們不是只面對學生,還要面對家長,而家長跟學生是環環相扣的,有時候你可能看到學生有一些狀況,但是家長可能無法接受孩子有這種狀況,那就要去想辦法說服這個家長,要從家長的角度去同理他,不是去用專業的判斷去壓他,而是用同理心,讓家長知道我們唯一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若能順利尋求家長認同你,我們的任務會比較輕鬆一點。
專業銜接與經驗案例
林雅莉也分享到,在大學就是很基礎、全面的,而在主修的部分講比較多的就是病態心理學,裡面講很多精神疾病的類別,及面對、了解孩子的方式,她表示,這是很有關係的,如何快速地瞭解孩子們的狀態、心理疾病、心理特性等,可以幫你更快速地了解她,該提供他怎樣的服務,如果沒有這些基礎科目的養成,沒有辦法去剖析他為什麼講出這句話、這句話背後的動機、目標等,然後是經驗累積越來越多,那可以剖析的出來,就會幫助你更快了解這個孩子。
對於專業部分,林雅莉表示,特教生也會有一些情緒障礙的孩子,而所謂被歸類到情緒障礙包括憂鬱症、精神、視覺失調患者等,她表示,在這方面,遇到這類型的孩子,如果可以很快知道他是怎樣的狀態、什麼樣的疾病,走向就會很不一樣,如果要花更久的時間去了解的話,因為精神疾病更長,如果過了某段時間它的治癒力就會降低,所以如果可以快速地剖析出他的狀態,把這個訊息傳遞給家長,家長帶去醫院,整個體系連結在一起的時候,這是最成功的。
林雅莉也分享幾個案例,之前有學生剛進來時為智能障礙,而18歲剛好是容易有精神疾患發病的時候,剛開始認定他是智能障礙,就提供他課業上的幫助跟需求,可當跟他聊得越來越久時,可能發現他不是單純的智能障礙,開始會有一些非現實的想法,必須很快地發現他已經進入一個思緒混亂的時期,而這個思緒混亂是前端期,我們即時地告訴了家長,家長也就很快地帶他去就醫,因為他在思緒混亂的情況,有另外一個疾病的產生,我們有很多孩子是這樣的,就是即早發現,盡快治療,就可以比較快恢復成原來的狀況。
如何保持工作的熱忱
提到如何保持工作的熱忱,林雅莉笑著表示,當然會有沮喪的時候,會有累的時候,但我一直相信一件事,當你付出的越多,冥冥當中會迴向的,迴向到身邊的人事物,當你看到你為一個孩子付出,然後他他改變了,我不會去要求自己應該獲得什麼回報,但會發現,我的家人、生活都很平平安安地,就讓我覺得這些東西都值得了。
林雅莉也表示,能有今天最大的貴人就是自己的啟蒙的老師,也是學校學輔中心的主任,受到他一路走來的支持,每當情緒很低落時,有人給予力量、支持,彼此扶持,這個力量是很大的,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心靈導師,可以讓我持續的熱情一直保持下去。她也表示,當沒有熱情的時候,可以充充電也很重要,像寒暑假就是她給自己沈澱的時候,她說到,要有休息,而休息不是一種偷懶,休息是可以讓自己可以給孩子更好的幫助,偶爾要休息,不為了什麼,當你不好的時候,要照顧別人,自己的狀態一定要掌握得很好。
剛柔並重的師生關係
對於教導的特教學生,林雅莉表示,有時候就已經像自己的孩子般了,教導方式也要看障礙的類別,舉例來說,智能障礙的孩子很乖,有時候要用教導式的方式,就像是帶自己的孩子一樣,常要明確的說:「這個不可以做」、「那個也不可以做」等的句子,若是簡單的,還可以問他:「你知道為什麼不可以做嗎?」但難的就不要期待他能理解,因為他就是智能障礙,舉例來說,如果是在這個社會架構下本來就存在,比較抽象的事,他就無法理解。
而對於其他類型的特教學生,林雅莉老師也表示,如果是一般自閉症的孩子,其實有的是很聰明的,所以必須事先告訴他不能做的理由,然後他就能接受,教導走向是不一樣的,如果今天沒有提前告訴自閉症的孩子,而是突然跟他說:「對不起,我們等下要開會,現在不能坐在這裡。」那這樣他是不會接受的,必須要在十分鐘或半小時前就告訴她,那他就可以接受。林雅莉表示,跟學生的關係就是偶爾會像媽媽,偶爾會像姊姊,偶爾也要恢復為老師的狀態。
林雅莉分享自己的經驗,這學期有個自閉症的孩子,情緒管控沒有很好,當周圍的人太吵,他可能就會轉過去罵其他人,而且頻率越來越高,當告知他因為違反了資源教室的規範,所以要讓那位同學停止使用資源教室的權利,三天內不能使用資源教室的資源,雖然對他來講殺傷力很大,他也很生氣,但要跟他說:「之前你已經簽過輔導同意書,你犯規了這就是要遵守的,所有孩子都要遵守。」而他就摸摸鼻子走了、認了,後來三天沒有出現,而當到了第四天他就來了,這個學生也算得很精準,林雅莉表示,後來有跟他說如果你下次再犯了,我還是判你停權三天,因為規則就是規則,但我不會只針對你一個,而這名學生是很聰明的,林雅莉笑著說:「他會去看,看別人犯規了,你為什麼不去抓他。」她表示,所以我們就是要公平公正,該兇的時候兇,該哄的時候哄,但不能一直給糖吃,每個孩子都是需要教導的,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有一天要進入社會,對他們太好可能反而害了他們。
與學校間合作無間的關係
林雅麗表示,學校老師們不但很配合學輔中心,看到需要幫助的同學時,也會特別來通知我們,讓我們行事更方便,而學校行政單位也都相當支持且互相合作,她也特別表示,最重要的是學校的校長非常支持,林雅莉微微一笑地表示,校長很常到資源教室去,不是去看我們這些老師,而是去看這群孩子,關心這群孩子,這個意義非常不一樣,而目前整所學校配合得也很好。林雅莉表示,目前學校已經有180幾個特教生,從一開始進來20幾個,到現在教育部對特殊教育的要求越來越多,服務的品質也越來越多,我們大家都保持著工作地熱忱。
訪談結論
林雅莉說:「我覺得特教是一個永遠的、永續的東西。」她表示,在一個社會裡面,不管是哪個國家,都會有特教的孩子存在,而社會能接納這群孩子是最重要的,接納他們對他們來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力量,因為特教的父母親是非常非常辛苦的,如果社會能多一點愛,去包容這些孩子,這個社會也會越來越好,要去明白特教孩子們是不會消失的,每個人都應該要調整自己的一顆心,不要對他們有偏差價值觀的存在。

回上一頁圖示
至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