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車竊盜少年之團體輔導策略實施前後比較研究?臺北市為例

分享至: FB Line Twitter Mail

篇  名 機車竊盜少年之團體輔導策略實施前後比較研究?臺北市為例
作者/編譯者 楊孝榮、趙碧華 
刊  名 東吳社會學報
出版年/月 1993-3
卷  數
期  數 42809
頁  次 1
出版單位 私立東吳大學
類  別
摘  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一、了解少年機車竊盜行為之成因,竊盜少年對機車之心理需求,其偏差行為經驗,以使學校、家長、社會了解其問題內涵,發展因應防治策略。二、評估及發展竊盜機車少年團體輔導策略的效果,建立有效之輔導模式,以提供實務單位從事防治工作之運用參考。   本研究之主要理論基礎為瑞克勒斯等之抑制理論(containment theovy)。在研 究方法上則是在團體輔導前後,分別進行問卷前後測,以測度團體輔導效果,並舉行座談會,針對問卷設計,前測結果和解決方案作深度研究。研究架構包括個人基本特質、家庭特質、自我知覺、目標導向內容。   研究對象是依據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隨機抽取臺北市五個區的少輔組,就其轄區內國中機車竊盜犯進行立意抽樣。受試者分實驗組及對照組共120名,接受共八週的團體輔導計畫。研究採取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次數百分比,簡單相關,七檢定,卡方分析,變異數分析等。   研究結果顯示,團體輔導仍具有改善少年機車心理需求的功效,建立正機車所屬之觀念;在改變犯案少年偏差行為上,亦產生某種程度的效果。另外,在促使少年遵守規範和增加自我引導能力上,則未能完全達到顯著程度,此亦顯示團體輔導策略仍有進一步規劃之必要。
     
回上一頁圖示
至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