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重特殊」,就是指同時兼具「資賦優異」及「身心障礙」兩種特質的學生。這類的學生由於同時兼具兩種截然不同的特質,也會表現出資優生的正向特質,但同時也具備了身心障礙學生可能會有的的負向特質(吳昆壽,1999);與雙重特殊學生相處時,老師應該同時帶著「資優」與「身障」的雙重思維,讓師生間的溝通橋梁更加暢通融洽。
「大目標、小步驟」是雙重特殊學生與老師互動的秘訣。相較於一般資優生,「沒自信」是雙重特殊學生的共同特徵,因為過去多次失敗的經驗,在看到較大的目標時,常常會說出「這個我不行、這個我不會」拒絕嘗試。因此給予目標時要比一般學生結構化,將大目標拆解成小步驟,教導學生如何踏出第一步,引導孩子一步一步的完成,每一步驟的最後再告訴孩子「你看,你已經做到了…你可以的…」。而當孩子一個步驟完成時,要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有繼續完成下一個步驟的信心與動力。
「用優勢引導弱勢」是能讓雙重特殊學生放大優勢、縮小弱勢的最佳策略。對於雙重特殊的孩子來說,沒自信、社交技巧常常是這些孩子共通的弱勢能力,那要如何利用學生的優勢能力引導他們進步呢?林老師的作法是讓這些學生在期末的成果發表或是小組教學時擔任領導者的角色,透過展現他們的優勢能力增加自信心。而在成果發表前,老師會模擬發表時的情境,讓學生試著向聽不懂的學生解釋他們的想法,學習如何耐心、和善的與同學互動,學習正確的人際互動技巧,透過反覆排練,利用優勢能力引導學生的弱勢能力。在優勢課程的學習中,由於雙重特殊學生對於優勢能力的學習有著高度的興趣與信心,在面對弱勢能力挑戰時,將有更大的動機來克服;舉例來說:學生以自己的優勢及興趣學習投石器,期末在眾人面前呈現成果與教學時,更有動機與人溝通、互動。
一、關於課程設計
第一次進行雙重特殊學生的教學,老師們便得到了珍貴的挫敗經驗,當時的課程設計主題是「花博吉祥物」,讓學生在網路上蒐集資料、整理,進而歸納出設計者的理念。但是當一般資優生開始針對自己的吉祥物蒐集資料時,這些特殊的孩子們已經在網路上暢遊自己的興趣領域,像是捷運線、卡通人物…,等到老師發現,提醒他們應該著重的方向,但這些學生依然故我的埋首於自己喜愛的主題。因此老師只好花費大部分的時間守在這些孩子的身邊,採取「緊迫盯人」戰術,沒有閒暇兼顧其他一般資優生的學習。
低師生比的課程設計
有了前述挫敗的經驗,老師瞭解這些孩子另一個共通的特性-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決定降低這些孩子的資優課程之師生比,以「成就引導」的方式,抓住這些孩子對興趣事物會非常專注的特性,於前一學期的期末,與孩子共同討論下學期想做的主題,再針對這個主題做課程設計。由於這些學生在興趣上的變數比一般資優生更大,如果沒有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歷程,很容易忽略學生學習上的某些重要環節,與學生間的連結就會斷掉,在低師生比的教學模式下,更可以看到孩子特別的學習方式,如:獨特的思考方式、特有的學習風格、專精的優勢能力以及需要困難的弱勢需求。
自助餐式的課程設計
對於雙重特殊的學生來說,課程設計不能一成不變,要適時的將學生有興趣的主題納入課程。老師們比喻課程的設計就像吃自助餐,以「教導捷運圖」為例,「捷運主題」就是盤子,而「捷運圖」是主餐,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配菜,像是悠遊卡、捷運外觀…等子題,等到學期結束,就能端出一盤由孩子和老師共同合作的一盤菜色,也能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學校中的學習成果。
融入團體的課程設計
雖然孩子進行了低師生比的教學,但是能會參與資優班的團體課程,只是在團體課程中,老師針對雙重特殊學生調整原本設定的目標。在低師生比的課程中,著重的教學目標是認知及優勢能力的發展,但是在團體課程中,老師要培養學生的是人際互動的技巧:教導如何和同學討論、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也幫學生設立階段性的目標,透過小目標的達成,讓學生逐步的改變他們原本的習慣。
二、 關於師生關係
「與學生建立關係」,這是老師認為在教學中最重要的,如果能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所有的課程學習、溝通互動…等都能事半功倍。這類雙重特殊孩子在生活中常常處於被責備、被否定的情境中,如果老師沒有同理學生、無法理解學生的難處,師生間的互動如同隔了一道隱形巨牆,老師的教導會顯得多餘,最多只有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良好的師生關係是課程進行的必要條件,而運用學生的興趣主題來建立關係,是快速建立師生關係的捷徑。
三、 關於教師團隊間的合作
談到如何結合資優班、資源班及普通班的資源,老師認為團隊合作應該要結合普通班、資優資源班、身障資源班、家長及社會資源五個環節。老師分享團隊的作法時表示:當孩子在普通班遇到狀況時,會同時分享讓團隊中的每位教師共同討論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思考如果下次遇到相同問題時的解決辦法,並請身為個管老師的資優班老師通知家長,與家長共同討論孩子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請家長協助,也會視情況讓教師團隊與家長共同討論對策。
團隊合作中,「目標一致、策略相同」是很重要的,如果一邊嚴格、一邊寬鬆的話,雙重特殊學生就會找到其中的漏洞,教學的目標也就不容易達到,反之,若是團隊能有一致的目標,學生在每個場域的目標與接受的策略相同,也能達到反覆提醒的作用。
團隊合作說起來容易,但是執行起來卻是最困難的環節。無法充分合作的團隊,會相互質疑彼此,覺得學生的問題是對方的事;老師們也特別提到:因為雙重特殊學生的個管教師是資優班老師,因此雙重特殊學生在普通班需要協助時,普通班老師會聯絡資優班老師,但發生的問題往往是身障資源班教師的專業,也就是學生的弱勢能力提升;因此,達成一致的共識和互相合作的意識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如何調整各個教師的教學風格以及家長的教養習慣,讓整個團隊同心協力為共同的目標努力,也總是考驗著老師的溝通協調能力。
「如果教導一般的學生要打開一個雷達,教導這些特殊的學生就要把所有的雷達都打開,不放過任何可以發展的可能性」
在教導這些學生過程中的收穫中,老師們提出:在教學的過程中總會看到這些孩子與眾不同的天賦,在驚豔這些學生特別的能力之餘,也以天寶·葛蘭汀博士的故事勉勵自己,希望能讓這些孩子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展現自己特殊的能力。「如果教導一般的學生要打開一個雷達,教導這些特殊的學生就要把所有的雷達都打開,不放過任何可以發展的可能性」,老師要不斷想所有的可能性,連結、溝通可以運用的資源,為學生做出最適合他們的菜單。
「與雙重特殊學生的相處,是一段奇妙的教學相長歷程:在教學中互相溝通、磨合以及孩子有時候讓人哭笑不得的舉動、令人驚豔的思考風格……總會令老師們在日後不時想起,曾經有過這麼一位特別的學生。」
雙重特殊學生之教學經驗分享
公告日期:2014-03-01「大目標、小步驟」是雙重特殊學生與老師互動的秘訣。相較於一般資優生,「沒自信」是雙重特殊學生的共同特徵,因為過去多次失敗的經驗,在看到較大的目標時,常常會說出「這個我不行、這個我不會」拒絕嘗試。因此給予目標時要比一般學生結構化,將大目標拆解成小步驟,教導學生如何踏出第一步,引導孩子一步一步的完成,每一步驟的最後再告訴孩子「你看,你已經做到了…你可以的…」。而當孩子一個步驟完成時,要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有繼續完成下一個步驟的信心與動力。
「用優勢引導弱勢」是能讓雙重特殊學生放大優勢、縮小弱勢的最佳策略。對於雙重特殊的孩子來說,沒自信、社交技巧常常是這些孩子共通的弱勢能力,那要如何利用學生的優勢能力引導他們進步呢?林老師的作法是讓這些學生在期末的成果發表或是小組教學時擔任領導者的角色,透過展現他們的優勢能力增加自信心。而在成果發表前,老師會模擬發表時的情境,讓學生試著向聽不懂的學生解釋他們的想法,學習如何耐心、和善的與同學互動,學習正確的人際互動技巧,透過反覆排練,利用優勢能力引導學生的弱勢能力。在優勢課程的學習中,由於雙重特殊學生對於優勢能力的學習有著高度的興趣與信心,在面對弱勢能力挑戰時,將有更大的動機來克服;舉例來說:學生以自己的優勢及興趣學習投石器,期末在眾人面前呈現成果與教學時,更有動機與人溝通、互動。
一、關於課程設計
第一次進行雙重特殊學生的教學,老師們便得到了珍貴的挫敗經驗,當時的課程設計主題是「花博吉祥物」,讓學生在網路上蒐集資料、整理,進而歸納出設計者的理念。但是當一般資優生開始針對自己的吉祥物蒐集資料時,這些特殊的孩子們已經在網路上暢遊自己的興趣領域,像是捷運線、卡通人物…,等到老師發現,提醒他們應該著重的方向,但這些學生依然故我的埋首於自己喜愛的主題。因此老師只好花費大部分的時間守在這些孩子的身邊,採取「緊迫盯人」戰術,沒有閒暇兼顧其他一般資優生的學習。
低師生比的課程設計
有了前述挫敗的經驗,老師瞭解這些孩子另一個共通的特性-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決定降低這些孩子的資優課程之師生比,以「成就引導」的方式,抓住這些孩子對興趣事物會非常專注的特性,於前一學期的期末,與孩子共同討論下學期想做的主題,再針對這個主題做課程設計。由於這些學生在興趣上的變數比一般資優生更大,如果沒有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歷程,很容易忽略學生學習上的某些重要環節,與學生間的連結就會斷掉,在低師生比的教學模式下,更可以看到孩子特別的學習方式,如:獨特的思考方式、特有的學習風格、專精的優勢能力以及需要困難的弱勢需求。
自助餐式的課程設計
對於雙重特殊的學生來說,課程設計不能一成不變,要適時的將學生有興趣的主題納入課程。老師們比喻課程的設計就像吃自助餐,以「教導捷運圖」為例,「捷運主題」就是盤子,而「捷運圖」是主餐,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配菜,像是悠遊卡、捷運外觀…等子題,等到學期結束,就能端出一盤由孩子和老師共同合作的一盤菜色,也能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學校中的學習成果。
融入團體的課程設計
雖然孩子進行了低師生比的教學,但是能會參與資優班的團體課程,只是在團體課程中,老師針對雙重特殊學生調整原本設定的目標。在低師生比的課程中,著重的教學目標是認知及優勢能力的發展,但是在團體課程中,老師要培養學生的是人際互動的技巧:教導如何和同學討論、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也幫學生設立階段性的目標,透過小目標的達成,讓學生逐步的改變他們原本的習慣。
二、 關於師生關係
「與學生建立關係」,這是老師認為在教學中最重要的,如果能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所有的課程學習、溝通互動…等都能事半功倍。這類雙重特殊孩子在生活中常常處於被責備、被否定的情境中,如果老師沒有同理學生、無法理解學生的難處,師生間的互動如同隔了一道隱形巨牆,老師的教導會顯得多餘,最多只有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良好的師生關係是課程進行的必要條件,而運用學生的興趣主題來建立關係,是快速建立師生關係的捷徑。
三、 關於教師團隊間的合作
談到如何結合資優班、資源班及普通班的資源,老師認為團隊合作應該要結合普通班、資優資源班、身障資源班、家長及社會資源五個環節。老師分享團隊的作法時表示:當孩子在普通班遇到狀況時,會同時分享讓團隊中的每位教師共同討論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思考如果下次遇到相同問題時的解決辦法,並請身為個管老師的資優班老師通知家長,與家長共同討論孩子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請家長協助,也會視情況讓教師團隊與家長共同討論對策。
團隊合作中,「目標一致、策略相同」是很重要的,如果一邊嚴格、一邊寬鬆的話,雙重特殊學生就會找到其中的漏洞,教學的目標也就不容易達到,反之,若是團隊能有一致的目標,學生在每個場域的目標與接受的策略相同,也能達到反覆提醒的作用。
團隊合作說起來容易,但是執行起來卻是最困難的環節。無法充分合作的團隊,會相互質疑彼此,覺得學生的問題是對方的事;老師們也特別提到:因為雙重特殊學生的個管教師是資優班老師,因此雙重特殊學生在普通班需要協助時,普通班老師會聯絡資優班老師,但發生的問題往往是身障資源班教師的專業,也就是學生的弱勢能力提升;因此,達成一致的共識和互相合作的意識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如何調整各個教師的教學風格以及家長的教養習慣,讓整個團隊同心協力為共同的目標努力,也總是考驗著老師的溝通協調能力。
「如果教導一般的學生要打開一個雷達,教導這些特殊的學生就要把所有的雷達都打開,不放過任何可以發展的可能性」
在教導這些學生過程中的收穫中,老師們提出:在教學的過程中總會看到這些孩子與眾不同的天賦,在驚豔這些學生特別的能力之餘,也以天寶·葛蘭汀博士的故事勉勵自己,希望能讓這些孩子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展現自己特殊的能力。「如果教導一般的學生要打開一個雷達,教導這些特殊的學生就要把所有的雷達都打開,不放過任何可以發展的可能性」,老師要不斷想所有的可能性,連結、溝通可以運用的資源,為學生做出最適合他們的菜單。
「與雙重特殊學生的相處,是一段奇妙的教學相長歷程:在教學中互相溝通、磨合以及孩子有時候讓人哭笑不得的舉動、令人驚豔的思考風格……總會令老師們在日後不時想起,曾經有過這麼一位特別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