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社會理論對偏差行為的解釋
篇 名 | 淺談社會理論對偏差行為的解釋 |
作者/編譯者 | 韓幼賢 |
刊 名 | 輔導季刊 |
出版年/月 | 1980-12 |
卷 數 | 55 |
期 數 | 1358 |
頁 次 | 43 |
出版單位 | 中國輔導學會 |
類 別 | |
摘 要 | 偏差行為是指個人的行為不從社會規範而言。社會學對偏差行為的研究遞增,本文介紹其中四種主要理論:(一)Mertom的社會壓力論-偏差行為的產 生是由於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手段間之巨大差異;(二)Sontherland 的次級文化衝突論人類行為受參照團體的支配,假若這些參照團體與優勢團體的規範衝突,則被視為偏差行為;(三)Cloward Ohlin 的機會理論當不合法的機會偏高而合法的機會偏低時,則偏差行為出現率最高;(四)Rubington & Weinb-erg 的標籤理論此理論強調續發性偏差行為的現象,應儘量減除這種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