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與線的選擇:十九世紀末臺灣盲用文字的演變
篇 名 | 點與線的選擇:十九世紀末臺灣盲用文字的演變 |
作者/編譯者 | 邱大昕 |
刊 名 |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
出版年/月 | 2020-3 |
卷 數 | 45 |
期 數 | 1 |
頁 次 | 97-116 |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
類 別 | |
摘 要 | 臺灣盲人特殊教育迄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不過目前對早期盲人教育的瞭解非常有限且有不少訛傳。本文旨在探討與釐清十九世紀末,臺灣盲人所使用的文字系統及其演變過程。使用之資料主要來自英國與臺灣基督教會與圖書館保存的歷史檔案與相關書籍。從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特藏室,與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所保留的盲人讀本,可以得知早期臺灣盲用文字至少有穆恩字體(Moon)和布萊爾點字(Braille)兩種。但根據史料記載,在此之前盲人可能還使用過近似羅馬字母的亞士頓(Alston)線體字。從亞士頓、穆恩等線體字到使用布萊爾點字,過去視為不可避免的進步趨勢。然而盲文字體的選擇涉及許多不同考量,而非單純由學習效率或製作成本來決定。甘為霖考慮不同年齡層盲人的需要而決定點線並用,穆瑞則從盲童發展到文盲明眼人的教育因此將點連成線,最後羅馬字母點字成為主流主要則是考慮到中國方言種類與教會發展之歷史因素。過去許多障礙研究以為,早期特殊教育多由健全者(able-bodied)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基於障礙學生自身的需要。障礙權利意識抬頭之後,布萊爾點字和手語才開始為盲啞學校所接受。然而實際上盲文字體的選擇牽涉因素很多,許多時候是同時考慮障礙者與非障礙者的結果。 |
檔 案 |
點與線的選擇:十九世紀末臺灣盲用文字的演變.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