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子洋:人生總是千變萬化,重點不是在事情突然改變的時候,而是面對改變時,能不能調整好自己的步調,一樣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完成

分享至: FB Line Twitter Mail

勇者無懼‧永不放棄

生命格言 : 人生總是千變萬化,重點不是在事情突然改變的時候,而是面對改變時,能不能調整好自己的步調,一樣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完成
受  訪 者 : 葉子洋 同學
就讀學校 : 國立聯合大學
採訪記者 : 許芷榕
「我是葉子洋,我是一個隨和好相處的人。如果你有困難來找我,我一定會幫你。」
大大的方框眼鏡,配上靦腆笑容,葉子洋是個土生土長的桃園人,大學首次長時間離家,就讀在苗栗的國立聯合大學。現在他已經畢業一年,在高科技大廠擔任品管,孜孜矻矻的從一職等的契約工升到三職等的技術員。
「雖然我做的工作對別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個小工作,或者是不太重要的工作,但是這也是社會環節的一部份,為大家使用的產品把關。如果這種小工作都沒有人要做的話,那也會造成很大的困擾。」
在葉子洋敦厚淳樸的的外表下,卻藏有一顆不被了解的孤單靈魂。
「我目前的障礙級別是自閉症輕度,大家對自閉症大部分的印象,就是專注在自己的世界裡,人際溝通不太好,我自己的確也曾經經歷過這樣的時刻。」葉子洋搖頭嘆了嘆氣。
葉子洋表示,自己的確比較不擅長人際互動與溝通,通常是遇到工作或交辦事情時,才會主動和別人互動,私底下會比較安靜、不說話。而葉子洋更說自己對某些特定的事物會專注過頭,例如小時候,別人可能只玩十五分鐘的玩具、飾品、裝置,他卻會把玩一到兩個小時。
「我在高中以前幾乎沒有什麼朋友,也不太被同學重視,那是一段很痛苦的時間。一直到大學,情況才好轉,我開始可以和同學出去走走、一起吃飯。」
而促使他轉變的契機是聯合大學的守護天使志工團。
一路上有你們真好
升大一的暑假,聯合大學守護天使志工團的學長姊就開始關心葉子洋,邀請他參加暑期先修班,讓葉子洋很快認識學校環境、苗栗地區、如何處理大學繁多的事務,還先學了部分英文與微積分課程。因此,葉子洋在大二時選修服務學習課程,接受志工培訓後,也成為守護天使志工團的一份子。
一年後,葉子洋更成為守護天使志工團副團長,接下學長姊的棒子,繼續關懷校內還有苗栗地區的弱勢族群,也輔導了許多和他情況相似的學弟妹。
「我覺得他們其實根本沒有別人講的那麼糟,如果有耐心而且仔細的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他們其實都可以做得很好,甚至做得比一般人還好。」葉子洋在服務過程中,不僅學會了肯定他人,也學會肯定自己。
接下副團長之後,葉子洋在志工團的身分有了很大轉換,不再只是照著指令行事,要對團隊負責,學習安排規劃人力配置、宣傳活動、炒熱氣氛,更和志工團夥伴在磨擦中,情感越來越緊密。
「大四的時候,志工團的楊雅愉老師邀請我擔任志工團顧問,幫助新一任的幹部。」
當顧問期間,葉子洋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帶領方法。
「我會先自己試做一遍,讓新幹部有個模板和架構可以依循。器材缺乏的時候,我會義不容辭的幫他們。」葉子洋甚至還曾用自己的獎學金組裝一臺電腦,讓學弟妹使用。
「我總是告訴我的團隊,我會和他們永遠站在一起,不會隨便找理由推拖,只要願意開口,我就會盡力幫忙。」
如此真誠的告白,讓葉子洋在社團票選中勝出,在畢業典禮上獲頒服務績優獎。
「我真的非常感謝,這段期間幫助我的雅愉老師、系上老師,我的父母,還有志工團的團長跟夥伴們,如果沒有他們,我也沒有辦法站在臺上領獎,也沒有辦法像現在一樣。」
葉子洋還用了「值回票價」四字,來形容在守護天使志工團的經歷,因為他在志工團習得了很多能力及與人相處的技巧,對日後工作與日常生活有非常大的幫助。
小插曲與大挑戰
葉子洋剛進入大學的時候,其實是讀光電工程學系,可是讀了一年以後,他發現自己數理能力不太好,也不甚喜歡這個科系,讀得很不愉快。他在大一時和資源教室老師進行多次晤談,決定要轉到華語文學系。
系主任和資源教室老師建議他,先修習華語文學系課程,更深入檢視自己是否喜歡這個科系。選修華語文學系課程的過程中,葉子洋發現華語文學系課程很適合自己,例如電腦數位教材設計、教育理論與實作課程、文學課程等,他讀得得心應手,也讀得津津有味。
第一次轉系時,葉子洋並沒有成功,但是他毫不氣餒,持續整理相關資訊,和老師演練多次模擬面試,在第二次轉系考中,成功轉入華語文學系。
「轉系成功後,我常和想要轉系的學弟妹分享,不能只坐著等資訊過來,自己也要主動出擊;除了自己努力以外,也要懂得求助、運用資源。」
大四那年,葉子洋和同學一起製作專題,設計華語文教學資源平臺,走遍了苗栗各個景點,蒐集素材,編寫網站內容。耗費多時的專題獲得師長好評,他終於順利畢業了。雖然因為轉系,晚了一年畢業,可是葉子洋仍然認為非常值得。
畢業以後,他原本以為可以順利當上老師,但是想像和實際總有些差距。
「因為照顧父母、承擔家裡經濟,我不太可能出國教外國人中文。所以我想既然在志工團有很多行政與文書的經驗,就找行政相關工作好了。」
但事與願違,葉子洋表示,大多數雇主對應徵行政工作者的期待是女生,所以他根本找不到行政相關工作。
此時,葉子洋的父親建議他回到他大學一開始唸的科系─光電工程,去高科技產業碰碰運氣。後來葉子洋回到家鄉,在高科技大廠找到品管工作,工作廠區約有兩百人。
「想不到這個工作,其實和我原本想做的行政工作也有點關聯。」葉子洋燦爛的笑。
品管需要透過電腦處理文件、紀錄品質管控資訊,讓葉子洋很快就上手。
「我發現品管其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除了要了解產品最後產出的樣子,也要了解製程,還有做品質管控的實驗,並且分析產品。
「這些實驗其實都很有意義,實驗和取得數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客戶拿到安全、好用的產品。」
雖然很多工作內容讓葉子洋要從頭開始學起,可是他一點也不害怕。
「慢慢學,萬事起頭難。」葉子洋專注地說。
待在光電工程系的經驗,讓葉子洋對於產品至少有基礎認識。至於在華語文學系所學的課程,葉子洋說,雖然工作上派不上用場,但對他來說依然非常實用。
「之後我會有家庭,在華語系所學的不只可以用於老師對學生,其實也完全可以用於家庭教育。雖然有些人會說理論不切實際,但是理論其實也是從觀察跟實驗中整理而得的論點。」
葉子洋認為,上課所學的理論,貼近現今家庭教育的問題,他在課堂中很多時候都非常認同所學的理論。
「像是自然教育法,大致上是說什麼時間就要做什麼事情,我也認為不應該揠苗助長,要讓孩童在適合的時間做適合的事情。」
回顧大學階段與工作階段所面臨的挑戰,葉子洋笑說:「我很喜歡最近郭台銘董事長說的一句話:『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變化抵不上客戶的一通電話。』」
他表示,人生總是千變萬化,重點不是在事情突然改變的時候,而是面對改變時,能不能調整好自己的步調,一樣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完成。
葉子洋學生時代曾經忘記一件重要的事情,受到老師嚴厲的指責,當下他楞在原地,不知所措,老師見狀就拍了拍他的肩膀,提醒他下次要記得。從這次事件以後,葉子洋開始利用一些小道具,幫助記憶。
「我會開始用類似標籤或便利貼的東西,貼在醒目的地方當作備忘錄。也會排自己的行程表,記住自己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情。不然老是忘記,對別人來說也是一種困擾。」
葉子洋這麼做以後,果然有許多改善。
「雖然那次經驗讓我很挫折,可是我覺得犯錯其實並不會怎麼樣,重要的是如何改正。至少我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總比什麼都不知道好。」
葉子洋也勉勵遇到挫折的人:「人生偶爾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會遇到低潮,事情發生的時候,絕對不要先怪別人,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永遠要先從自己開始檢視,從自己開始改變。」
繼續勇敢走下去
問到未來在職場中會不會有升遷的機會,葉子洋深深吸一口氣說:「不確定我可不可以這麼幸運,但是會繼續在這裡服務,成為社會一環。」
炙熱耀眼的陽光下,葉子洋的眼神堅定而沉穩,曾經不被了解的孤單靈魂,在他勇敢不放棄的努力下,得以被周遭的人擁抱與認識,相信葉子洋必定可以繼續坦然無懼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個挑戰,擁抱更多和他以前一樣的孤單靈魂。

回上一頁圖示
至頂端圖示